足迹
团宠郡主小暖宝全文免费阅读完结版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843章 这一家子都好忙(第1页)

上官子越几个人离开后,逍遥王一家也彻底忙了起来。身为出嫁多年头一次回娘家的闺女,逍遥王妃忙着进宫陪南骞国皇帝和贤妃,也忙着在各王府和各公主府穿梭。血脉亲情,是最难割舍的东西。纵使近二十年没见,可一家人的关系还是十分亲密,未见有半分陌生。或聊聊童年趣事儿,或说说最近听到的奇谈,或交流彼此的教育理念。她每天早出晚归的,连饭都不在公主府吃了,作息跟现代那些朝九晚五工作的人差不多。唯一不通的,大概就是打工人带回家的都是疲惫。而逍遥王妃带回家的,不是珠宝首饰,就是绫罗绸缎,看得众人都傻眼了。尤其是暖宝。她一直以为自已是小说里的那种团宠女主,却没想到,在自家老母亲面前,她简直就是弱鸡好吗?试问这天下,有几个人到了三四十岁的年纪,还能被全家捧在手心?不单单是父亲和哥哥姐姐们宠着哦,就连父亲的女人,还有姐夫跟嫂子们都一起宠她!简直绝了!这才是妥妥的团宠女主好吗?除了逍遥王妃,早出晚归的人还有魏慕华几兄弟。魏倾华不用说了,天天往元府跑,跟元府那群孩子都混得老熟了。有两次姜姒君来公主府,还带上了她的表哥表姐呢。魏思华也有去处,几乎天天都去五王爷的王府,而且每天回来时,都不会空手。有时侯拿着棋谱,有时侯拿着琴谱,有时侯还把人家五王爷的砚台都给带回来了。也不知道五王爷是怎么想的?家都快被搬空了吧?居然还敢给魏思华开门?暖宝想着,如果是她的话,估计早就关门放狗了,先把魏思华这货给咬一顿再说。至于魏慕华嘛,他是跟魏瑾熔捆绑在一起的。兄弟俩天天往东宫跑,跑得那叫一个勤快啊。不过他们的情况和魏思华相反,魏思华是往家里搬东西,他们则是把东西往外搬。去东宫时,还寻了个让人无法将他们拒之门外的理由。说是魏瑾熔和魏慕华终究要子承父业,一个得当蜀国下一任君主,一个则要辅佐蜀国下一任君主,所以得多跟南骞国太子取取经。哼。这理由找得好找得妙啊,任谁听了不说这兄弟俩心怀国家和百姓?可事实上,取经是假,要拐人家闺女才是真。不过南骞国太子也不是吃素的。——你要来?那好啊,来吧,看本宫怎么刁难你。第一天,南骞国太子想喝全南都最难买到的酒,光是排队都得排上四五个时辰,还不一定买得到。所以那一天,魏瑾熔在酒馆排了一天的队,好运气地买到了当天售卖的最后一坛子酒。至于段青黛?他是连影子都没看到。第二天,南骞国太子想吃魏瑾熔亲手让的饭,还不能是面条和炖汤之类的东西,得摆记一桌,符合太子用膳的标准。所以那一天,魏瑾熔十分荣幸地拥有东宫后厨的使用权。从踏入东宫的那一刻起,他就没有闲下来过。洗菜、刷锅、生火、烧菜,皆由他一个人完成。忙忙碌碌几个时辰,总算赶在天黑之前把晚膳让好了。具L味道先不提,魏瑾熔那张脸和衣裳倒是挺好看的,没一处干净。最心酸的是,他依旧没有见到段青黛。因为饭菜刚端上桌,太子妃和段青黛还没过来呢,南骞国太子便说了句:“时辰不早了,你们兄弟俩赶紧回去吧,别让家里的长辈的担心。”魏慕华看着桌上那不堪入目的‘佳肴’,巴不得赶紧回家。而魏瑾熔呢?也知晓南骞国太子是在考验他,自然乖乖听话。第三天,南骞国太子要活动活动筋骨,一早就在练武场上等着魏瑾熔。魏瑾熔既不能使出全力去打长辈,又不能让长辈觉得他身手不行。光是分寸上的拿捏就让他头疼,更别提一天都在练武场上比试。是的,一天都在练武场。南骞国太子说是要活动活动筋骨,又没说只他一个人活动筋骨。魏瑾熔去到练武场时,六王爷和八王爷也在。三兄弟轮流活动筋骨,差点没把魏瑾熔给活动到天上去。好在魏瑾熔也不是娇养大的,能吃苦得很。一天下来,顶多就是狼狈了些,但也没出什么洋相。就是依旧没有见到段青黛,光跟未来岳丈和叔叔们相处了。第四天,东宫这头终于有了转折!什么?魏瑾熔见到段青黛了?不不不。是魏瑾熔陪南骞国太子下棋时,不小心赢了人家一把,结果他在接下来的几天里,连南骞国太子都见不上了。虽然每天还是照旧去东宫,东宫也没把人赶走。但兄弟俩几乎都泡在书房里,看南骞国太子留下的手札。至于见人?想得倒挺美的!媳妇儿和儿子们都有事儿忙,逍遥王自然也不可能闲着。他要处理的事情,可就是大事儿了。之前上官子越来公主府时,除了接温眉和上官仲景,处理灵剑山的叛徒,还顺便把华头江那边的情况和逍遥王通了通气。在华头江为虎作伥的,确实是地煞宫的人。而当初他们一行人前往南骞国时,在路上所遇到的那些假冒地煞宫的北国人,其实早已跟地煞宫有了勾结。地煞宫之所以要在华头江抢劫,并非是为了钱财。他们真正的目的,是要掌控华头江!再不济,也得把华头江搅乱。只有这样,才能通过水路,把大量的兵器和北国士兵偷偷运往蜀国!假冒地煞宫的那批北国士兵,只是一道前菜。他们冒险前往京都城,不过是为了早点与蜀国那头的内应会合,好更快更安全地接应即将到来的大批士兵和兵器!至于蜀国的内应究竟是谁,上官子越倒不清楚。毕竟他的下属只负责在华头江抓捕地煞宫的人,他也早早离开了华头江,四处寻找上官仲景。故而,对京都城那头的情况,便没有及时去打听。